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3节(1 / 2)





  这一天,科索教姜妙“爸爸”和“妈妈”,姜妙抖了个机灵,指着科索喊了声爸爸,又指着稍远处张雅的背影喊了声妈妈,然后说:“爸爸和妈妈结婚,爸爸、妈妈和玛丽是一家人。”

  天知道,她一个成年人模仿这种童稚的语气有多累!

  科索先生惊奇地眨眨眼睛,“哇哦”了一声,回头喊:“张,张,你快来!”

  张雅女士快步走过来问:“怎么了?”

  科索先生惊喜地对她说:“玛丽居然知道‘结婚’这个词,她好聪明!”

  张雅女士“咦”了一声,说:“不会吧,她怎么会知道这个词?”

  科索先生说:“玛丽乖乖,再给妈妈说一遍。”

  张雅女士的表情让姜妙隐隐有点不对的感觉,但她又觉得刚才那句话似乎也不是太出格,在地球时代,两岁多的孩子如果被父母或者早教班教过的话,似乎也能说出“爸爸和妈妈结婚”之类的话,她表哥的孩子很小就会唱“亲戚歌”了。

  姜妙就又重复了一遍刚才那句话。

  张雅女士有点惊讶,把她抱起来问:“玛丽好厉害,你从哪学到结婚这么生僻的词的?”

  姜妙:……结婚生僻吗?

  但作为穿越者她有点心虚,弱弱地说:“从电视里……”

  张雅女士笑着对科索先生说:“可能是看历史剧的时候听到的罢。”

  她转回头捏捏姜妙可爱的脸蛋,夸奖她:“玛丽好聪明,一学就会。”

  姜妙才松了一口气,便听见张雅女士继续说:“但是爸爸和妈妈没有结婚……”

  姜妙:“……”

  可爱的人类幼崽作出这种表情,简直是可爱的二次方,两个成年人忍不住“叭”、“叭”,一人亲了她一边脸蛋一口,然后笑着再一次刷新了姜妙的世界观:

  “我们没有结婚,我们不是夫妻,是育儿伙伴。”

  红红火火,恍恍惚惚。

  姜妙后来想起来,早在二十一世纪还在地球的时候,她的确好像就看到过新闻报道说,西方某国家开始出现男女不结婚也不做情侣,单纯凑一堆只为生孩子的潮流。

  姜妙没想到,那个时代前卫、另类的东西,在这个星际时代的吉塔共和国,已经成为了常见的社会形态。

  姜妙通过不断地假装天真的向父母发问,和偷偷摸摸向家里的家用智脑查询,终于搞明白了。

  原来在吉塔共和国,结婚的人是少数群体,不婚才是主流。如果想生孩子,很多人都像张雅女士和科索先生这样,寻找一个育儿伙伴,两个人一起生孩子。

  有些人对生孩子一事态度随意,不考虑基因的问题随便生,或者自身基因水平不够,达不到基因优选的要求而生下来的孩子,统统被称为自然人。

  姜妙则很幸运,她是通过“优选育儿计划”生出来的优生者。

  张雅女士和科索先生自身就是优生者,他们两个基因等级评分都是优等。在缴够了五年社保,提交了房产证明和收入证明等一系列相关材料后,又辛苦排队等摇号等了快一年之后,他们两个人通过政府的“优选育儿计划”系统匹配上了对方。

  在经过接触和考察之后,两个人都对对方感到满意,于是成为育儿伙伴,合作生育了张玛丽。

  育儿也算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,这一次生育,无论过程还是结果,张雅女士和科索先生都感到非常满意。

  但在优选育儿计划中,政府有一项强制的规定,合作育儿的双方各享有长达一年六个月的育儿假,并在孩子三岁之前必须生活在一起。

  这同时意味着,当孩子满了三岁进入幼儿园的时候,合作育儿的双方,就可以不必再继续生活在一起了。

  离开的是科索先生。因为在张雅和韦恩·科索签订的合作协议里,早就约定好了姜妙三岁之后由张雅来抚养。

  姜妙上了幼儿园之后,科索先生和张雅女士的育儿假已经休满,有了幼儿园的看护,两个人都可以恢复正常的工作状态了。

  一开始,科索先生偶尔一两天不回家。然后渐渐的,他不回家的时间变成了几天、几周,很快就变成了一个月会回来看望姜妙一次。

  他虽然会经常和姜妙通视频电话,会因为在视频里见到她可爱的脸蛋儿高兴,会开心地问她今天在幼儿园都做了什么,但作为成年人的姜妙依然清楚地感受到了科索先生与她“脱离”的这个过程。

  缓慢却清晰。

  姜妙有一些难过。

  并不是说谁离开谁就不能活,但只要是个活的能喘气儿的人,就会有感情。姜妙穿越到这里,从身体软得连翻身都做不到,到能跑能跳,整整三年的时间都受着这个人细心的照料,当然会不可避免的产生感情。

  考虑到他们之间的血缘关系,这种感情就是俗称的亲情。

  姜妙虽然明白这个时代的社会结构跟地球时代已经完全不同,但真正面对的时候,还是会感到难过。

  她忍不住问张雅女士:“爸爸以后都不回家了吗?”

  “这里不是他的家,玛丽。”张雅女士冷静又耐心地解释,“科索有自己的家。”

  姜妙才知道,原来她从出生以来一直居住生活的这个家,其实是张雅女士的房产。

  和科索先生比起来,张雅女士的生活更精致,生活中的琐碎物品更多,要她搬入别人的房子中生活,是一件较为麻烦的事。而科索先生就简单多了,他拎个包就能入住。

  所以两个人经过协商,选择了张雅女士的房子作为生育、抚养姜妙的居所。

  现在,政府强制要求的三年同居期结束了,科索回去自己的家里,过自己的生活去了。

  当然,他会按时、按约定的金额支付姜妙的生活费,也会定期地来探望姜妙——这些都是法律规定的必须尽到的责任和义务。

  但显然,无论是他还是张雅女士,对这种分离,都没有姜妙所体会到的那种伤感。

  姜妙在成长过程中,渐渐意识到包括张雅女士在内,这里的人们更注重自我,亲情相对淡泊。很少有人结婚,大多数人都独自生活。

  情侣若是相爱,最多只是同居,据说爱到至深的表现体现在遗嘱上,一个人的遗嘱上留给谁的资产最多,就意味着最爱谁。